服务热线
4006-822-833
本周行情回顾
本周,各大指数冲高回落,上周大跌3.69%的科创50指数本周出现反弹,上涨2.51%,沪深300、上证50指数表现低迷。创业板指数本周均创出年内新高,从指数表现可以看出市场分化之严重。
二季度GDP数据低于预期显示经济复苏增速放缓;社融数据低于预期意味着流动性收紧;央行全面降准之际强调货币政策取向未变。凡此种种,意味着A股向上突破不具备条件。持续了一个月科技股主线,退潮非常明显;周期股借中报业绩预增超预期而走出一波行情。
本周资金和上周相比资金仍然是大幅净流出,但速度有所放缓。电子元件板连续32周净流出约4180亿。医药制造板块连续9周净流出约1200亿,高居近期榜首。本周券商信托净流入22.51亿,是本周唯一净流入超过1亿的行业。本周市场日均成交量超过万亿。市场高位强震,板块轮动速度越来越快。
本周,国际市场一度大幅波动,北上资金加大买入A股力度,全周净买入118.22亿元,累计净买入达1.44万亿元,再创历史新高。分市场看,沪股通本周净买入54.68亿元,深股通净买入63.54亿元。医药生物行业再度受到北上资金的关注,全周净买入逾37亿元,是唯一净买入超30亿元的行业。电气设备、电子两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本周也均获得超20亿元的净买入。另外,券商股也受到北上资金的大力追捧,获得逾10亿元的净买入。有色金属、房地产、建筑装饰等行业则被净卖出。
本周行情走势
从上证指数来看,周五指数同比放量,失守5、10、20、30日4条短期均线,同级别的KDJ指标拐头下行,尚未死叉。120分钟指标也是拐头下行,尚未死叉状态。60分钟内指标经过一天的调整修复到低位超卖区。周一排除消息影响,30分钟级别有修复性反弹机会。总体来看,日线级别上证指数会考验60日均线趋势线。而周线级别,上证指数是三周重心上移星线,指标中高位走平,还在试图扭转、总之,近期的市场就是反复震荡的市场。
创业板方面,本周创出新高后回落到箱体内震荡。技术上看,做了高位的二次背离死叉有效,日线级别指标还有修复需求,会考验30日均线趋势线。走势上看,创业板连续两周收倒锤头线,指标弱角度死叉,这里会有个试图金叉的过程,但要提防金叉无效继续下行,下周预计将向下寻求支撑。
下周行情展望
在经历连续的反弹之后,周五市场迎来放量的下跌,这里要注意:一方面,要谨防高位股的回落。尤其是近期连续大涨的成长类个股,虽然市场流动性短暂性宽裕,但后期流动性的收紧仍是趋势,所以持续性有待观望;另一方方面,高位龙头股的大跌。比如近期的长春高新、片仔癀,科沃斯等等,要谨防高位的杀跌;此外,成交量持续过万亿下,市场迟迟不能有效上行,再加上周五突然放量下跌,也要留意短期的不确定性。
此前市场迎来降准,但同时需要清楚的是,降准并不是新一轮宽松的标志,也并不意味着新的一轮行情的到来,市场更多的还是结构性行情。想要趋势性的行情,目前还是比较困难。一方面是因为流动性宽松不具备持续性,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的复苏已经开始放缓。而包括海外市场在内,全球流动性拐点基本确立,后期整体资金流出新兴经济体的概率较大,所以整体资金面也或有一定的谨慎。因此,在这个过程中,指数下跌不悲观,但指数如果上行,也不应该过于乐观。
总体上,下半年市场系统性风险可能性很低,更多的是风格轮动的结构行情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需要注意的是轻指数而重结构,注重板块以及个股的机会。这个时候,应该顺应市场趋势,积极的考虑调仓换股,此前持有的高位的高估值品种,适当调仓景气度向好的行业,同时优选低位滞涨或者涨幅不大的品种。
下周建议关注的热点:
【军工】
目前军工板块基本调整到底部区间,相关利空因素已充分消化,当前时间点板块具备更高的确定性和性价比。从宏观层面来看,十四五规划将聚焦于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,着重强调创新战争和新技术的应用,从各个维度实现军队现代化。国防预算未来五年有望保持7%左右的稳定增长。从中观层面来看,供需在充分调整后已达到新的平衡,需求端有望持续高增长,供给端开启扩产模式,四大改革红利有望与产业趋势形成共振效应。从微观层面来看,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均已兑现高增长,订单高景气延续,相关公司陆续发布定增预案,产能扩张已经开启,未来业绩稳定高增长无忧。军工板块当前具备更高的性价比,配置价值凸显。
【有色金属】
今年以来,大宗商品走势表现亮眼,推动因素既有全球经济复苏节奏错位导致供需失衡,又有主要发达国家“开闸放水”的流动性泛滥。通胀归来之下,有色金属成为表现较为优异的大宗商品,铜、铝等领域的上市公司亦受到资本市场重点关注。近期,多家有色企业就上半年业绩进行了预告,铜企上市公司表现亮眼,如紫金矿业,旗下矿产品铜、锌等量价齐升,预计2021上半年净利润为62亿元到66亿元,同比增长156.09%到172.61%。相比于铜,铝更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和碳中和政策影响,上半年电解铝价格涨势迅猛,铝企上市公司业务盈利能力大幅增强。钴、锂由于去年价格持续回落导致行业产能去化严重,大量矿山关停,导致今年行业供给持续趋紧,未来产能扩张空间有限,预计钴、锂的高景气度有望延续,且新能源汽车、光伏等行业快速扩容,很大程度上提振了产业链上游的资源品种。稀土的涨幅明显受政策刺激影响更大,以及价格上涨的诉求和空间,进而形成了二级市场的溢价预期。